蘭庭崑劇團
  • 首頁 HOME
  • 簡介 ABOUT US
  • 演出 PERFORMANCE
  • 獲獎 AWARDS
  • 出版 PUBLICATION
  • 推廣 EDUCATION
  • 報導 MEDIA REPORT
  • 崑壇交流 COMMUNICATION
  • 聯絡 CONTACT
  • 首頁 HOME
  • 簡介 ABOUT US
  • 演出 PERFORMANCE
  • 獲獎 AWARDS
  • 出版 PUBLICATION
  • 推廣 EDUCATION
  • 報導 MEDIA REPORT
  • 崑壇交流 COMMUNICATION
  • 聯絡 CONTACT
蘭庭崑劇團

關於團隊


蘭庭崑劇團,成立於2005年5月。

在朱惠良女士、蕭本耀先生與王志萍女士的策畫之下
以「蘭庭」為名,
延續已故台灣京崑名伶高蕙蘭女士
​「蘭庭藝苑」之優秀傳承;
​
​
集結海內外菁英,
發揮台灣對中華傳統文化積澱的深厚底蘊與多重視野,
將崑劇這古老的藝術與當代人的生命情調有所連結,
帶動崑劇在台灣的多元發展面貌。 
→ English Page

團長|藝術總監

王志萍
團長 王志萍
習曲四十年,師從徐炎之、張善薌及周雪雯等老師,為台灣資深曲家。主修藝術史,除長於崑曲,兼治茶學、花學,為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,對於中華古典藝術美學,有全面而深入之體會。1990年參與兩岸三地崑劇交流之濫觴,與上海崑劇團聯演。2005年與朱惠良、蕭本耀合力創辦蘭庭崑劇團,同年底接任團長迄今,並擔任製作人、總編輯、藝術總監等工作,致力整編當代小全本、 經典折子戲的主題性與跨界對話演出。其推廣崑劇不遺餘力!為蘭庭開創出既復古又創新、迥異於大陸各崑團的劇場風格。為蘭庭爭取到十項金曲獎入圍的殊榮!更為她本人贏得了第十九屆【古典暨傳統藝術類.金曲獎】『最佳專輯製作人』大獎!​
榮譽駐團藝術家
百變崑生 溫宇航
2005年起與蘭庭合作至今,2010年加入台灣國立國光劇團。早年於北京北方崑曲劇院,擔任主要小生演員。1999年赴美參加足本《牡丹亭》的世界首演,有「最佳柳夢梅」之稱。
​
2009年以《蘭庭六記》演出DVD榮獲第20屆金曲奬最佳傳統音樂詮釋奬,2013年榮獲第20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奬,為當代崑壇中生代極優秀生角!除了投入京丶崑演出外,並參與導演丶教學與跨界演出,對台灣傳統戲曲之推展不遺餘力!
圖片
音樂統籌
圖片
台灣崑笛第一把 蕭本耀
​為蘭庭崑劇團創團發起人、音樂統籌、文場領導及崑笛主奏。台灣大學法律系畢,專研崑笛吹奏,為已故台灣崑曲大師徐炎之先生之得意門生,經常領導台灣專業及業餘崑曲演出。其笛音清亮,口風飽滿,指法規矩流暢,熟悉崑曲唱腔技巧,吹奏崑曲行腔轉調極富傳統崑曲韻味,是海內外曲友公認之台灣崑笛首席!

顧問指導群

圖片
總顧問 曾永義
​中央研究院院士,長年從事民間文學與藝術之維護發揚與研究工作,在台灣提倡精緻歌仔戲與中國現代歌劇,身體力行,卓有成績。近年來新編大型崑劇《梁祝》、《孟姜女》、《李香君》、《楊妃夢》、《蔡文姬》,深受國際崑壇之矚目與推崇。
圖片
文本顧問 李惠綿
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,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。著有多本學術專著,散文《用手走路的人》(獲中興文藝獎散文獎)、《愛如一炬之火》(獲中山文藝獎)。十二歲在台北振興復健醫學中心,承蒙趙國瑞老師指導,參與聖劇演出。2002年因緣際會寫下第一齣歌仔戲劇本《宋宮秘史》(北京:《劇本》雜誌社,中國戲劇家協會,2003年第6期)。近年與蘭庭崑劇團合作,擔任2009年《長生殿》、2010年《尋找遊園驚夢》、2013年小全本《玉簪記》劇本整編。
藝術指導 張世錚
著名崑劇老生,浙江省崑劇團一級演員。熟悉崑曲音樂,善作曲,擅長運用傳統曲牌賦以新的表現內容,在曲牌研究和音樂改革上頗有心得。2006年為蘭庭崑劇團製作整理小全本《獅吼記》、2009年擔任「明皇幸蜀圖─經典崑劇《長生殿》藝術指導及主排,廣獲好評。2013年擔任小全本《玉簪記》主排/編腔,並詮釋劇中江陵大才子張于湖一角,還原〈手談〉一折的風采。
圖片
圖片
藝術指導 周雪雯
1954年入上海市戲曲學校崑曲班,學習崑曲表演專業,1963年調至浙江崑劇團,擔任演員及教師工作,對於崑曲教學頗有心得,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,且栽培無數優秀崑劇演員的優秀崑劇教育家,曾多次獲邀來臺進行教學。2006年起擔任蘭庭崑劇團的崑劇身段設計及藝術指導至今,對台灣京崑旦角的教學貢獻極大,深獲崑壇各界讚譽。